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南谯文史》(第四辑)资料征编方案
浏览次数:1880      发布时间:2011-03-04
  

《南谯文史》(第四辑)资料征编方案

    

为继续做好《南谯文史》(第四辑)编纂工作,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指导思想

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南谯服务。

  二、文史资料工作征集的范围、重点、内容

  征集范围:南谯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征集重点:具体见附件《南谯文史资料征集提纲》。

征集内容:1、记述本人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三亲)的回忆录;2、向历史见证人、亲身经历者调查访问整理的对某一人物或事件比较完整的资料或记录;3、对各种文献资料或别人撰写的资料作考证、订正或补充;4、各部门、南谯籍人士出版的各种志书、书籍中有价值的史料;5、有史料价值的函电、日记和图书、影像资料。

具体要求:一是真实。文史稿件中的事要确确实实、人要实实在在、物要原原本本,用于佐证“三亲”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二是具体。文史稿件中的人物、事件要具体,时间、地点也要具体。三是客观。撰写文史稿件要客观记述史实,公正评价人物,坚持功过是非分明,做到不溢美、不贬损。坚持秉笔直书,不限体裁,不拘观点。

  三、文史资料工作征集的对象

  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专兼职档案员、曾参与编志出书的人员和爱好文史资料工作以及其他熟悉南谯情况的社会各界人士是文史资料工作征集的主要对象。

四、征集编纂时间

 《南谯文史》(第四辑)征集编纂工作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月中旬):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31531日):征集资料。

131310日,编委现有资料收集、整理,谋划全书提纲。

2310531日,专委会、联络组按照年度工作任务分解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6):资料整理、评选、定稿。

第四阶段(7月)资料编纂,刊号办理,完成印刷。

 五、组织领导

 成立《南谯文史》(第四辑)征集、评审、编辑工作委员会。

  任:白  

  问:张凤龙、陈良山

副主任:郑华龙  王良琪      孙和德   

袁兆贵   

  委:许 宁      汪宗文  贾鸿彬  程学武  沈长银 邰建军  曹光武  徐汉松  张桂友 

刘立祥 李家清      黄玉才      

    编:张  

副 主 编:许        汪宗文   

责任编辑:许        沈长银     

黄玉才  杨读俊  孙桂素

   对:文史专委会委员

工作职责:按照征集方案,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组织落实资料的收集、评审和编纂工作。

六、文稿管理

   对于征集到的稿件,区政协办公室将按照工作程序和科学方法进行登记、编号、分类、审读、整理、存档。对于原稿、函电、日记、图书和影像资料,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妥为保管。来稿请寄:南谯区政协办公室电话:3116273  传真:3116137  电子邮箱:nqqzxb@163.com

   七、表彰奖励

  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凡被采用的文史稿件,除对撰稿员给予一定的稿酬外,适时召开文史资料工作表彰会,表彰一批优秀的文史资料撰稿员和撰稿先进单位。

   

附件:南谯文史资料征集提纲

      

 

 

 

 

 

 

 

 

 

 

 

 

南谯文史资料征集提纲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政治运动

1、土地改革运动;

2、镇压反革命运动;

3、抗美援朝运动;

4、肃反运动;

5、“五风”情况及三年自然灾害状况;

6、20世纪60年代开展学雷锋、学焦裕禄活动后涌现的英模人物;

7、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

8、文革运动;

9、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0、“批林批孔”运动等。

二、统一战线方面

1、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台港澳侨等知名人士;

2、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有关史料;

3、南谯区基督教活动方面的史料;

4、南谯籍的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在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爱国爱乡动人事迹;

5、在我区的台胞、侨胞的成功创业事迹。

三、经济方面

1、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发展过程;

2、合作化运动中的先进典型;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亲身经历;

4、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经验及教训;

5、从“责任田”到“包干到户”和农村带头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

6、民营企业中的先进典型;

7、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及成就;

8、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

9、林业产权改革、防洪抢险、圩区治理,退耕还林、绿化荒山,建设生态南谯,交通事业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

10、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些好的做法及试验示范等有关科技、农机推广取得的成绩;

11、滁菊产业的传承;

12、新区建设;

13、南谯区工业强区战略发展。

四、科技教育方面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探索提高农村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水平的先进典型;

2、以教书育人为天职,长期扎根农村,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优秀教师;

3、南谯区在职业教育中所取得的新成绩;

4、重大科研成果和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所取得的新成绩。

五、文化艺术旅游方面

1、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风、民歌、艺术、绝技等);

2、文物古迹的发掘和研究;

3、革命遗址的史料;

4、我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状况;

5、广播电视事业的新发展、新成绩;

6、我区有突出成绩的文化名人等;

7、讴歌时代的诗歌、杂文、书画等。

六、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

1、区医院的创建、发展情况;

2、卫生防疫、残联、社会救助救灾等工作和“新农合”实施的情况;

3、获得省以上体育项目比赛名次的体坛健儿;

4、群众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七、政法、人民武装事业

1、我区政法事业所取得的新成绩及有关方面典型史料;

2、我区人民武装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及有影响的民兵队伍建设典型史料;

八、综合类

1、南谯籍知名人士;

2、南谯区划调整及版图变迁情况。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