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3883  作者: 力月霞  信息来源: 南谯政协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8-21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如下发言: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迈向系统化建设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需要加快协商民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推进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实践,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建设,要把握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方向,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任务,为深水区改革开放发展提供民主政治氛围支持,激发亿万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使人民群众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和实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引导和实施。

        一是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推进协商民主体系有效落实。推进协商民主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和战略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协商民主系列文件要求,加强协商民主体系制度建设,大力发挥人民政协专门机构的作用,完善上下畅通、左右互动的运行机制,使民主协商各项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战略任务的落实。

        二是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把国家治理纳入现代化的视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提出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实践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系统性、制度性贡献。作为真实的、管用的协商民主体系建设,完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大大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民主政治智慧。

        三是推进基层协商向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方面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在基层遵循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机制,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不仅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基层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和民主评价环节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协商民主正在基层发挥着协商化解矛盾、民主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基层协商是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着力点,我们需要克服民主协商的随意性,明确将协商民主纳入议事规则,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用制度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基层协商的关键在落实,要将协商民主理论纳入基层中国共产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协商民主理论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中国共产党员干部对协商民主的认识,协商民主制度才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们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繁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推动这些问题解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建设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南谯区政协按照市政协统一安排和部署,在南谯区龙蟠、银花、同乐三个街道创新开展“委员进社区 常委在行动”活动,鼓励委员进社区、村居,为民解难题。分成小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常态化开展微宣讲、微建议、微协商、微心愿、微监督“五微”活动,常委带着干、月月有协商。为街道、社区、广大居民解决一大批想解决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既提升了党委政府形象,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又展现了政协委员的风采,为社会基层治理贡献了政协力量。我们相信,在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建设过程中,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政协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提供更为坚实的力量。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