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政府 南谯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社情民意 / 社情民意选登
新农村建设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浏览次数:1979  作者: 南谯区政协办  信息来源: 南谯政协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7-05-09

  

南谯区监察局副局长、政协常委、民盟成员贺家平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最终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当前我区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根据调查,该委员就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谈一谈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一、当前我区新农村建设中在环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居民洁净的饮用水源紧张,饮水安全存在很多隐患,同时农民的用水卫生也不容乐观,村庄近距离取内的地表水普遍被污染,水体发绿、浑浊,底泥多年没有清除,外来入侵的水生生物滋生蔓延,甚至覆盖整个水面,我区的山区乡镇尤为严重。

2、垃圾普遍露天堆放,呈无序管理状态。一方面村民自己乱倒垃圾,另一方面在滁沙路、滁来路、滁乌路、滁全路等城市乡村结合地带,一些单位或个人将城市或工厂的垃圾偷偷倒在这些地带,农用地膜和塑料制品的使用也带来了白色垃圾污染,现在农村整体环境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门前脏乱差。

3、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面积的土壤和地表水源污染,农产品品质逐年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以及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人禽畜粪便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大多数农村自建厕所的粪池都是露天无盖型的,没有化粪池,故对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严重,也是传播疾病的根源之一;同时农民直接焚烧秸秆,四处冒烟,也成为新的农村污染源。

5、村民环境意识淡薄,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垃圾乱放乱倒,农村环保监督管理相对薄弱,甚至无人过问。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几点建议

1、做好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规划。按照乡镇总体规划的框架,请专业环保人员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涵盖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重要内容。

2、以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做好地表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新农村建设应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并切实采取措施,确保用水安全,在农村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对规划中的饮用水源要加大保护力度,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杜绝任何污染源的侵入。

3、以改善农民环境为目标,大力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改水改厕工程,解决居民生活卫生问题;实施沼气化工程,解决农村人畜禽粪便流向问题;实施垃圾袋装化工程,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实施河塘清淤驳岸村庄工程,解决地表水环境问题;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实施农田林网工程,解决农田生态问题;实施秸秆气化或沤制工程,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等。

4、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治工业和养殖业污染,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1)对于没有污染处理技术和能力,处理结果不能达标的项目一律停建。(2)督促农村各类养殖业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对于不能达标的企业要给予停产整顿或限产整改。

5、以推广科学施肥施药为重点,控制农田、水面污染。通过农业技术部门大力向农村推广科学种田,逐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土壤、地表水的污染,结合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业和有机农业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位。

6、加强对农村居民环保和生态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当好环境的主人。具体可利用山区各乡镇的集会、圩区群众的届会,向农民群众散发宣传单,也可利用电视媒体、报纸等宣传手段,大力营造保护生态,保护家园的良好氛围。

 

--政协链接--
--滁州市南谯区党政部门--
--综合门户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