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648 发布时间:2012-04-25 |
社情民意
第 1 期
(总第17期)
南谯区政协办公室 2012年 4月18 日
邰建军委员反映:应用好用活用足仅有的土地指标。2011年省、市没有分配我区一亩土地指标,给我区的招商引资带来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引进的外来投资商意见较大,在资金、人员均已经到位的前提下,因拿不到土地而无法尽快开工建设和投入生产。今年,区委区政府从省、市争取了一些土地指标,如何使用和分配好这些土地指标意义重大,事关全区经济发展。建议:首先,应满足已引进的企业,尤其是资金、人员都已到位的企业需求,有的引进企业已经等了一年多时间,如果再不解决他们的土地需求,将对我区的信誉造成很大影响;其次,对新引进的企业要严格准入门槛,突出引进一些低耗能、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对于这样的企业在土地指标上可优先予以考虑,确保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努力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谢友义委员反映:招商引资应坚持招商、安商、亲商并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一是安商亲商意识淡薄。项目引入时热情主动,项目投产后续服务跟不上。二是土地指标紧缺、办证难。目前,有的企业因无土地指标,土地证和房产证未能办理,因而也无法办理抵押贷款扩大生产,影响投资者信心。三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配套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外来投资发展需求。为此建议:(一)各单位和部门领导要主动深入一线,了解和掌握投资者的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营造招商、安商、亲商的良好氛围。(二)继续加强区领导联系、区直单位帮扶重点企业制度,进一步提升帮扶帮办水平。(三)继续落实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每年向区内企业作一次问卷调查,广泛征求企业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镇办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四)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努力为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
刘广荣委员反映:完善农民养老保障体制,提高农民晚年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大滁城建设,不仅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而且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有力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但农村老年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保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尽管农村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月可拿到55元钱的政府补贴,但对于不断上涨的物价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大多数老人还是靠儿女赡养。原本“养儿防老”无可厚非,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若干年后,一对夫妻面临赡养多个老人的责任,压力将越来越大,晚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养老保障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养老保险金额,保障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让农民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文史委反映:尽快成立区医患纠纷调处委员会。近年来医患纠纷逐年增多,事故一旦发生患方便大闹医院,封锁大门、设灵堂、挂横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原因:(1)患方不能正确对待,没有采用合法手段维权,而是采用暴力维权;(2)医院对医务人员失职行为百般袒护或不依照规定进行处理,有的甚至掩盖真相,造成患方对医院失去信心;(3)个别医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对有的病情检查一味地采取防御性检查和保护性医疗,造成医疗费用不断上涨,患者极为不满。为此建议:一是成立医患纠纷调处委员会,可由政府牵头,成员由医学专家、法学专家和人民调解员组成。机构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政府承担;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一旦发生医患纠纷,能够客观、公正地调处和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天长市在滁州市率先组建了首家医患纠纷调委会,制定了《天长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暂行办法》和《天长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并坚持医患纠纷统一到调委会调处,医患纠纷工作有章可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天长市医患纠纷19件,已成功调处17件。建议:我区结合实际,借鉴天长市的做法,成立区医患纠纷调处委员会,专门负责医患纠纷调处工作。
大柳镇政协联络组反映:应加强水库护坡安全防护建设。今年2月29日,大柳镇组织镇上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视察了2011年度中大柳镇部分民生工程。对九板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水泥整板护坡不但质量好,而且也很美观。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坡陡平滑、水深,没有抓手,很容易使人滑入水库,造成事故。建议:水利部门或有关责任单位在水库护坡上的水泥板上每隔1.5—2米打上一排钢筋,拉上钢丝作为护栏,让群众到水库洗刷有个“安全线”。
司武银委员反映: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区人大、政协两会在南谯区政务新区召开,会议期间少数农民群众聚集在会场周边要求解决相关问题,虽然少数群众有“逢会就聚”的嫌疑,但是确实有的单位和企业,或者个人经营者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利益损失,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生活困难,才导致他们利用会议期间进行聚集。为了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建议: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应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企业或者单位在依法取得效益的同时,及时兑现农民工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减少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腰铺镇政协联络组反映:应加强乡村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集镇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集镇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渐严重,主要表现:一是垃圾乱倒现象严重。随着新农村和大滁城建设深入开展,新的住房装修建筑垃圾,以及乡村集镇的菜场、塑料包装袋等垃圾到处可见。二是一些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不健全,很多垃圾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三是一些村民(市民)自身素质和意识不强,有垃圾箱(池)也不去倒,或倒在垃圾箱(池)的外面,有的甚至倒在了人行道及乡村路上,给环境和人们的出行都造成了危害和不便。为此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另一方面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种垃圾处理工作,努力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张宝清委员反映:应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和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乱埋乱葬问题。近年来农村火化率得到较大提高,但火化后普遍存在乱埋乱葬且有愈演愈烈的现象,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为此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和各镇办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积极主动支持殡葬改革工作。二是要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各镇办及有关部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山丘圩群众居住的特点、人口密度等,按照《南谯区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意见》(政办函〔2008〕63好)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公墓建设,使农村丧户葬有地点。三是民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安排专人做好指导,努力促进全区殡葬改革深入开展,为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谢家屯委员反映:沙河镇应早日开通公交车。沙河镇地处南谯北,与明光、来安相连。近年来,沙河、黄泥岗两镇经济发展较快,沙黄与宁洛高速公路通道正在建设,即将开通,区位、交通等优势更加明显,全区正在积极将沙河争创为第二个省级工业开发区。但是,目前沙河镇交通状况滞后,既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也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开通沙河的公交车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为此建议:有关部门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早日开通沙河镇的公交车,切实解决制约沙河镇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难问题。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