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244 信息来源: 摘自《南谯新闻》 发布时间:2009-02-05 |
2007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3亿元,财政收入2.0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分别较建区之初的1993年增长390%、1617%、6822%、418%、404%,南谯已迈入大发展的新时代!
15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走工业强区之路。自1998年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以来,共完成招商引资任务60多亿元。目前,全区中小企业达42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60家,其中超亿元以上企业10家,一大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初步形成了家电配套、机械制造、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非金属矿加工六大支柱产业。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这条主线,抢抓机遇,克难奋进,锐意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产业化经营显现成效,大力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以滁菊、茶叶、蔬菜、乳制品、草坪、苗木花卉、畜禽和名特优水产养殖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同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引导农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全区已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签定农产品订单35万余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1个,9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22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有机食品1个。
15年来全区共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2.4亿元,集镇建成总面积由建区时7.8平方公里增加到15.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由建区时25%上升到29.7%。自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建成“村村通”公路里程264.1公里,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水利设施切实得到增强,建区以来累计投入达2.8亿元,旱涝保收农田已占到全区耕地面积的75%;较好解决了6.45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全区广播已实现100%覆盖到村,投入350万元建设的区有线电视台于2006年底开播,40套高清晰有线电视信号已送至全区10个镇办主干网。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深入开展“四清四改”同时,加快了农民新村(区)建设。目前乌衣、沙河、珠龙等镇已率先建成农民公寓240套,另有1000多套在建。
建区15年来,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南谯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教事业阔步迈进。建区以来,全区已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0项,有7项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建成省、市级科技专家大院各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民营科技型企业5家,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2007年全区投入979万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费,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文体事业也有新的发展。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2007年,全区新增加就业岗位1014人,有655名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实现劳务转移输出达6.5万人。加快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2007年共征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1631.5万元,参保人数达28625人。初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新纳入农村低保3554户6138人,共发放资金220.3万元。
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保健、预防网络,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目前,21.8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9%,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逐步提升,由全省计划生育责任制目标管理二类县跨入了一类县,连续多年获得省、市“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还被国家人口与计生委授予“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
15年来,南谯区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标准基层党组织和高效率运行机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目标,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健全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干部诫勉谈话、任前公示等制度。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和“堡垒工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党员发展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南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15年的励精图治,铸就今日辉煌。南谯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南谯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赢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摘自《南谯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