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746 发布时间:2011-01-25 |
第 1期
(总第9期)
南谯区政协办公室 2011年 1月 20 日
委员反映:关于加快蔬菜基地建设的建议。长期以来,南谯区在加大蔬菜基地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随着“大滁城”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扩容逐步加快,滁城人口快速增长,造成市郊蔬菜基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我区环抱滁城,遥望南京,交通便捷,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蔬菜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此建议区委、区政府把“菜篮子工程”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加快我区一、二、三线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平抑市场菜价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协联络组反映:关于加大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的建议。随着国家计生“七不准”工作制度的出台,农村计生工作原来的一些土办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计划外怀孕和出生的处罚,除了加强“三为主”、落实“村为主”等工作机制以外,有效途径是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用经济处罚来控制计划外生育。但是,我区在征收社会扶养费过程中,对那些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的当事人,往往是行政拘留而已,部分超生户对此已无所谓了,起不到应有作用。因此建议:一、区政府加大对超生户的处罚力度,对有能力履行法院裁决而不履行的超生户,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实刑判决(实际上乡镇在做材料时对超生户有无能力履行已经形成了材料)。二、区计生委在立案时按实际标准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立案。三、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
政协联络组反映: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要常态化。去年,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三资”清理工作,取得了喜人效果。但是少数地方对农村“三资”管理并没有完全进入规范化轨道。因此,建议区政府将“三资”管理纳入常态化工作,至少一年抽查考核一次,具体内容为:一、建章立制落实情况。二、各村经过审核通过的“三资”情况和清理处理结果是否再次进行公示了?公示结果如何?群众监督情况如何?三、集体林地等固定资产合同是否规范了?有关集体资产是否依法收回了?
政协联络组反映:关于建立拆迁安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随着大滁城建设的推进,拆迁安置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期间人口流动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婚迁人口每年每月都在发生,为防止重复安置,浪费公共资源,建立拆迁安置信息管理系统,将可以大大方便对是否已安置人口的识别。
委员反映:请给本土企业多一些的关心。近年来,南谯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外地企业主进入南谯区越来越多。他们到南谯来创业,开始人生地不熟,区委、区政府多给些关心是应该的,但不能因此忘了对本土生长企业的关心,它们也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流汗,其实他们的发展也有很多困难,不能总认为“自家的孩子”将就点没关系,要知道,长期“吃不着奶”也会瘦的。
委员反映:新农合参加人数要实事求是。农民参加新农合本是好事,解决了看病难和治病贵的问题,它确实给农民带来实惠。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级有关部门采取分派参合人数指标的做法很不科学的。据调查,大多数村的实际参合人数与分派人数并不相符,基本上是分派人数大于实际人数,加上本年度的死亡人数未及时减掉和部分农民长期在外居住不便在本地参保等因素,这样有的村虚头数大于 200人,但是,上级要求按分派人数的参合款还必须全额交上,这样上级压、镇上催,村里只好贷款交付,长期下去必然加重基层负担,也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望上级组织引起足够的重视。
委员反映:关于尽快建设大柳农贸市场的建议。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大柳镇的经济正逐渐强大,集市贸易也日趋繁荣。现有的依据滁定公路的贸易市场不仅有碍交通及人身安全,同时也不再适应贸易交流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此建议:一、结合大柳镇实际,重新规划建设一个新型的综合型的农贸市场。二、市场的设计要和大柳镇木材、山货、旅游等特色产业结合起来。
委员反映:农民机械手渴望农机技能培训。随着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下乡安家落户,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很多农民买了机械回家后,也没有经过学习和培训就上岗工作,有的人连基本的原理都不懂,结果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建议有关部门每年举办1-2次农机人员培训班,让他们掌握操作、保养农机的基础知识,也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午、秋两季为农民定点维修和保养,使农业机械发挥更大的作用。
委员反映:土地置换中拆迁农房的补偿标准应适当提高。土地是我国最为紧缺的资源之一,“土地置换”无疑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瓶颈问题的高明之举。但目前土地置换工作中被拆农房的补偿标准过低,砖混结构房屋补偿标准包括搬迁奖励在内也不过300元/平方米,砖瓦结构的则只有200多元/平方米,而目前建设同结构的房屋成本已高出补偿价格的一倍以上,这也是土地置换中拆迁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上级政府适当提高土地置换中被拆农房补偿标准,让农户在“土地置换”过程中拆得心服口服。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南谯区委员会 ICP备案号:皖ICP备05011534号
地址:滁州市双拥东路125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111061 传真:0550-3116137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